關于征集重點實驗室2011年度開放基金項目指南的通知
來源:本站 時間:2011-09-28 點擊數:
各有關單位: 表面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和真空低溫技術與物理重點實驗室是托于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建設運行的重點實驗室。自實驗室建設運行以來,重點實驗室與國內多個單位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了重點實驗室基礎研究工作的開展。為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工作,擴大重點實驗室開放交流,從2010年開始,重點實驗室設立了開放基金,用于支持在表面工程與真空低溫技術領域有技術優勢的單位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并已資助了9個項目。 2011年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的申請工作即日起已正式開始,特向全國公開征集2011年度開放基金項目指南(指南的具體要求詳見附件1),歡迎具有相應研究基礎和能力的科研人員通過所在單位提出申請。開放基金項目指南征集截止日期:2011年10月20日。 詳情登陸zhiyouw.com查詢。 附件1 2011年度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指南征集的要求 實驗室簡介及選題范圍 表面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 表面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主要從事表面工程技術領域研究工作,自實驗室運行以來,已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發揮了實驗室在國內表面工程技術領域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已成為本領域科學研究、技術合作和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 選題范圍:2011年,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將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內容。 激光刻蝕/鍍膜技術 是通過CNC控制的具有五軸聯動功能的激光刻蝕頭可對三維曲面上金屬薄膜,按照設計的圖形進行精確定位及刻蝕成型。所以激光刻蝕/鍍膜技術利用計算機軟件控制,可以在任意復雜曲面上精確定位、自動形成各種形狀的圖形、并且加工精度高,天線重量幾乎沒有增加,是世界上先進的三維復雜曲面上金屬薄膜圖形成型的制備技術。 通過對如激光品質、金屬薄膜狀態及基底材料狀態等因素對復合材料表面金屬薄膜圖形激光刻蝕效果的影響的機理研究,掌握激光品質、金屬薄膜狀態和基底材料狀態等對激光刻蝕效果的影響機理,提出相關的改進措施,從而提高金屬薄膜圖形的激光刻蝕效果。 功能薄膜材料制備 重點圍繞薄膜材料、薄膜制備先進技術的機理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 隨著空間光學薄膜技術的發展,窄帶、超窄帶濾光片的應用逐漸由可見向中波及長波紅外發展。目前,中長波紅外的窄帶、超窄帶濾光片研制非常困難,主要表現在透射率與陡度的協調、帶寬的精確控制以及空間環境下的光譜穩定性等方面。影響窄帶、超窄帶濾光片光譜性能的因素比較多,其中膜系材料的光譜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中長波紅外范圍,可選擇材料非常少,因此如何準確了解現有材料的光學性能對于提高該譜段窄帶、超窄帶濾光片的光譜性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新型磁控濺射技術,在進行反應磁控濺射的同時通過在離子源中通入反應氣體,用離化的反應氣體轟擊基底,增強沉積薄膜的反應活性及能量,可實現氧化物及氮化物等介質和化合物薄膜在低溫下快速制備,在柔性功能薄膜的制備上有很廣闊的應用前景。 真空低溫技術與物理重點實驗室 真空低溫技術與物理重點實驗室主要開展真空技術、制冷與低溫技術以及空間環境等研究工作。 選題范圍:2011年,重點實驗室將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內容。 1.低溫貯箱壓力控制變化過程數值模擬仿真研究 壓力控制系統主要用于實現對低溫貯箱內部壓力的穩定控制。由于外界環境和熱流輸入的影響,低溫貯箱內部壓力受到熱流、質量流、動量、加速度及振動等多個參數的影響,必須采取一定措施對其內部壓力進行有效控制。采用數值模擬方法對其內部壓力變化過程及相關參數變化狀態進行仿真模擬研究是開展低溫貯箱熱力學優化設計并完善壓力控制系統的重要手段。主要開展低溫貯箱壓力控制系統模型建立、條件狀態方程及邊界條件確定等,仿真模擬結果可實現對低溫貯箱熱力學結構的優化設計。 2.低溫貯箱新型PODS高效支撐絕熱技術研究 支撐絕熱是低溫貯箱結構設計中的重要漏熱源之一。由于支撐系統要承受設備貯存和運輸時的液體重量和各種沖擊力的作用,必須具備質量輕、強度高、漏熱低等特點。為了減少通過容器支撐件等機械構件的導熱,通常采用加長支撐件長度、選用熱導率低的材料、減小構件的橫截面積、采用高接觸熱阻的結構型式等方法,以此有效減少機械構件的漏熱。課題主要開展被動在軌非連接結構(PODS)的新型絕熱支撐結構設計及其絕熱性能試驗,在材料選擇和結構優化等方面開展分析和研究,最終使絕熱支撐結構的漏熱達到最小,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減小低溫貯箱的熱負荷。 3.超低溫(4K以下)熱耦合技術研究 超流氦制冷器與探測器熱耦合技術研究是空間超流氦制冷系統應用的一項關鍵技術,也是空間超流氦制冷研究的一項難點問題。由于冷量傳導必然會帶來冷-熱兩端的傳遞溫差。在超低溫條件下,該溫差的大小對制冷器的性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超低溫熱耦合技術研究的目的就是盡量減少這種溫差,使制冷量能有效傳遞。因此,解決空間超流氦制冷熱耦合技術難點,可以提高超流氦低溫冷卻的熱效率,提高超流氦杜瓦的絕熱性能以及降低引線等的漏熱,對延長空間超流氦制冷系統使用壽命,提高超流氦制冷系統性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4.高效整體式回熱器研究 回熱器是發電機和制冷機的關鍵器件,傳統的回熱器均采用一定目數的不銹鋼絲網板疊的形式,加工裝配難度大,一致性較差,回熱器中的熱、流體流動狀況復雜,需要有新的結構設計和準確分析方法來提高性能。本研究方向將開展新型的回熱器結構和材料的研究,流動特性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以降低回熱器的成本,提高效率和可靠性為目標,為進一步提高制冷機的可靠性和性能水平,以及發電機功率密度提供基礎技術支持。 5.高效直線電機技術 直線電機作為發電機和制冷機及壓縮機的重要換能部件,其功率密度和效率直接影響到發電機的整機性能。本研究方向具有廣泛潛在應用,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新型電機技術,也是制冷和換能技術的關鍵基礎技術。主要開展直線電機性能與熱機相互影響關系的研究,電磁場優化設計研究等工作,通過本項目研究,解決直線交流發電的關鍵技術,為發電和制冷技術的研究提供支持。 6.抗內帶電效應防護涂層研究 內帶電效應是影響飛行器在軌安全運行的重要因素。目前飛行器電路板大都采用FR4材料,此種材料的電阻較高,輻射誘導電阻率也較高,極易發生內帶電產生的放電,從而造成衛星電子系統的損傷。美國波音公司等單位研制了電荷泄放涂層可有效解決此問題,并已成功使用。針對飛行器采用的FR4板,研制一種聚合物類防護涂層,這種涂層有利于及時泄放因高能電子注入而積累的電荷,可達到電路板內帶電的防護。 7. 空間輻射效應與粒子探測器仿真分析平臺研究 蒙特卡洛(MC)分析方法采用統計方法直接跟蹤粒子與介質相互作用,具有物理模型清晰和模擬結果真實的優點,是空間輻射效應與粒子探測器研究中經常使用的方法。其中,采用此方法的工具包GEANT4是由100多名來自歐洲、美國和日本的科學家合作開發,經常用于:1. 元器件單粒子效應中的LET譜計算;2.材料輻照劑量計算;3.模擬宇航員輻射危害;4.衛星內帶電效應分析;5.屏蔽優化應用;6.空間粒子測器設計等領域。由于GEANT4軟件只能在LUNIX操作系統下使用,而衛星空間環境效應和粒子探測器的研制通常是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因此需要建立windows操作系統仿真分析平臺。 8. 極高真空測量的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 極高真空測量(低于10-9Pa范圍內的壓力測量)技術研究是真空科學領域具有挑戰性和重要性的一項前沿課題。近年來,隨著世界各國航天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深空探測活動的開展,需要對行星際空間(推測最低壓力約10-13Pa)、恒星際空間(推測最低壓力約10-18Pa)和月球表面(月面壓力最低可達10-10Pa)的極高真空環境進行直接探測,極高真空測量技術研究已成為國際上關注的新熱點。 目前,國際上在解決壓力低于10-10Pa量級的極高真空測量方面進展相當緩慢,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沒有從根本上消除熱陰極電離規的電子激勵脫附(ESD)效應;第二,在降低或消除高溫熱陰極效應方面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國內外真空領域的科學家一致認為,消除熱陰極電離規的ESD效應和新型場致發射冷陰極的一體化技術是未來極高真空測量的發展方向。因此,深入研究極高真空測量的基礎理論問題,提出消除熱陰極電離規ESD效應的方法,探索新型低溫陰極,消除高溫熱陰極效應,為突破壓力低于10-10Pa量級的極高真空測量的關鍵技術奠定理論基礎,這將對推動極高真空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page 開放基金指南格式 開放基金項目應緊緊圍繞重點實驗室的選題范圍開展研究工作。指南格式示例如下: 表面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 項目1:柔性基底CIS吸收層的全濺射沉積技術研究(示例) 研究內容:1)CIS吸收層理論基礎研究;2)CIS吸收層全濺射沉積技術探索研究;3)CIS吸收層成分、結構與光電特性關系研究;4)工藝參數對CIS吸收層結構及性能的影響規律研究。 主要技術指標:不銹鋼箔基底上CIS薄膜太陽電池光伏效率達到6%(AM0) 預期成果:技術報告、高水平論文4篇、專利2項 研究進度:2010年6月-2011年6月 三、開放基金項目申請辦法 1、2011年10月20日前請相關研究人員按上述格式要求將開放基金項目指南光盤及紙質版郵寄至:蘭州市94號信箱,朱玉博。 2、國內外研究機構和高校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科研人員均可從網上下載指南并提出申請。申請書可向本實驗室索取或從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網站下載(網址:http://zhiyouw.com)。申請者須提交紙質申請書一份及同版本電子文檔。 開放基金課題的立項要求如下: 申請課題須經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評審批準,申請者接到項目批準通知后,須按批準意見撰寫課題申請書,并按計劃開展研究工作。 開放基金有效期一般不超過二年,每項課題資助金額2~20萬元。 開放基金項目經費開支范圍包括:設計費、材料費(不含燃料動力費)、外協費、專用費、試驗費等五項費用。固定資產使用費、工資、管理費和收益等間接費用不在此范圍。 研究成果由重點實驗室和課題研究人員共享。在發表論文、申請專利、申報各類成果和發明創造時,需按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重點實驗室成果管理規定執行。 受資助的課題需向實驗室遞交研究進展中期檢查報告,結題時遞交總結報告,并將完整的研究檔案正本移交本實驗室。 受資助課題如無法按期完成或要求更改計劃,需事前向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重點實驗室管理辦公室提出申請。 聯系人:朱玉博 通訊地址:甘肅省蘭州市94號信箱 郵編:730000 電話:0931-4585717 傳真:0931-8265391 電子郵件:china_soul312@hotmail.com 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 2011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