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510所月面巡視探測器外場試驗華宇實業公司后勤保障隊工作記
9月5日,距月面巡視探測器外場試驗隊進入外場還有一個月。此時的外場是庫姆塔格沙漠與羅布泊交界處的沙漠區,無人、無植被、水源奇缺。一支由華宇實業公司江華剛副總經理帶隊的后勤保障先鋒隊已從蘭州悄悄出發,前往沙漠深處,一場后勤保障服務的硬仗拉開了序幕。
二十天后,另一支華宇實業公司后勤保障隊伍在嚴梗林總經理的帶領下帶著大批物資也開始向沙漠挺進。
打通了沙漠要道
沙漠,完全缺乏人生存的資源,如何保障試驗隊員在這片沙漠上生存近一個月?只能從外面運來生存必需物資,但是沙漠土質疏松極易下陷,車輛幾乎寸步難行。為了突破此困境,江華剛副總經理帶領著外場建設隊伍以及當地的向導、民工開始修筑一條沙漠通道。他們先用大型推土機在沙漠中推出一條路的雛形直通試驗場,然后從二十多公里遠的雅丹地質公園附近取來石塊一小車一小車的鋪在推出的路基上,再用壓路機來回碾壓。白天他們如螞蟻運食般,一趟趟的拉來石塊,一遍遍的碾壓。炙熱的太陽、高達四十多度的溫度、單調而高強度的工作嚴重挑戰著他們的體能與士氣。由于沒有水、火等條件,生火做飯無從談起,他們只能啃干糧。晚上則是住在雅丹地質公園的窯洞。洗澡則成為他們最奢侈的美夢。在那片沙漠上,他們成為與沙漠斗、跟自己拼命的最艱苦的民工,靠著毅力硬是修筑了一條長達8.5公里的路,打通了外場物資運輸的通道。這是一條沙漠中的生命線,生活物資以及人員進出外場都只能依靠這一條道路。
沙漠之中有了水
當沙漠通道被打開之后,在水源奇缺的沙漠中一百多人的用水保障便成了后勤保障隊著手解決的難題。
當地的最近生活用水取水點在雅丹地質公園,但是公園的水質是鹽堿水,食用后會使人產生腹脹等不適反應。為了保障試驗隊試驗期間的飲水健康,嚴梗林總經理決定,在試驗期間食堂用水和食用水全部使用從敦煌運來的純凈水;洗漱、淋浴間用水每天用水車從雅丹地質公園拉來后注入水箱,供大家使用;衛生間用水則使用外場建設初期在附近沙漠中挖出深坑內的苦堿水。雖然大家都節約用水,但是后勤保障隊還是需每隔一天就赴兩百多公里以外的敦煌市采購一次外場所需的純凈水。
由于運水車輛頻繁的在新修的路上駛過,道路開始承受不了負荷,尤其是重型車輛走過幾次后,沙子下陷,非常容易陷車,養路的工作變得迫切與艱苦。后勤保障隊在疏勒河故道挖深坑取水澆路,使之表面硬化,同時又將上千條草墊鋪在容易陷車的疏松路段,幾種辦法并舉,保證了這片沙漠一直到試驗任務結束,水從未短缺過。
從遠方運來了“家”
為了能讓居住在城市里的試驗隊員們在這片沙漠上有一個相對較好的住宿環境,后勤保障隊員們需在試驗隊進場之前建好60余間活動板房。后勤保障隊先在蘭州購買好了活動板房物資,浩浩蕩蕩的向沙漠駛去。但是新修的道路在養護初期還不能通行大型載重車輛,裝載建設活動板房物資的車輛只能開到新修的路口卸貨。江華剛副總帶領建設隊伍將數十噸的建設物資利用小型運輸車輛逐車轉運至沙漠中的建設現場。活動板房承包商計劃的建設周期是23天,可是路基本修好后,距離試驗隊員進場只剩下不足半個月的時間了,嚴梗林總經理根據時間節點安排,要求承包商李經理必須在13天內完成全部板房建設。李經理帶領工人每天天亮之前吃早飯,一直工作到半夜才吃晚飯,后勤保障隊員自覺的成為了李經理手下悶頭干活的工人。經過多天奮戰,在試驗隊員進駐前三天,一座包括三間食堂、兩間浴室、8間水沖式衛生間等在內的近五十間活動板房矗立在茫茫沙漠之中。為了使所有試驗隊員進場后能夠在簡陋的活動板房里感受到家的溫馨,后勤保障隊為每間房配置了齊全的生活用品,甚至細心的配備了蒼蠅拍、花露水、針線包等,同時針對沙漠的特殊氣候,為每位試驗隊員配備了潤唇膏、防曬霜、防沙面巾等防護用品。嚴梗林總經理擔心后勤保障隊員擺放不好房間內的物品,親手布置出了一間樣板間,讓大家按照統一標準布置房間,確保試驗隊員能在沙漠中住的舒適。
那些默默無聞的工作者
負責打理試驗隊一日三餐的四名廚師和兩